◇◇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徐州医学院的申博材料中还有猫腻

  作者:彭城客

  新语丝最近连续刊登了揭露徐州医学院在此次申请博士点材料中弄虚作假的
问题。被发现的问题不可谓不多,可是还有遗珠。

  在徐州医学院的申博材料第67页,“本单位主要支撑学科”之“生物学主要
研究方向及其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表中列有

  孙 东 1954.08 1995.06 硕博连读 教授 1 2

  表上所列分别为:姓名、出年年月、获得博士学位时间、获得硕士学位时间、
专业职称、培养硕士生人数(已毕业与在读)

  但在徐医(www.xzmc.edu.cn)的网站上查不到教职人员名录,一点就回到主
页。不过在徐医的网页上发现了关于孙东的一则新闻:

  “7月24日上午,《徐州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罗杰编审作《科研论文撰
写与投稿》讲座。下午,组员们听取了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郑继宏副研究员的学
术报告《脊髓前角神经元环路与神经信号传递和调控》,并参加我校校友、现在
美国纽约医学院孙东教授《生物医学研究相关问题》的学术座谈。”
  http://jnzx.xzmc.edu.cn/syskf/0810245428113.html

  指孙东为纽约医学院的“教授”。

  在纽约医学院的网页上找到关于孙东的信息,是生理系的助理教授,于1997
年在纽约医学院拿到博士学位(徐医申博材料上所填为1995年)。只是一个很简
单的介绍,没有链接连到相关个人网页。

  Dong Sun, MD,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of Physiology

  M.D. 1982, Xuzhou Medical College; Ph.D. 1997, New York Medical 
College

  Research/Interests - Role of endothelial stress on coronary 
arteriolar function
  http://www.nymc.edu/gsbms/gsbms-faculty.asp

  但在生理系的名录上,找不到孙东其名。
  http://www.nymc.edu/fhp/wms/listingsrchg.asp?criteria=physiology

  询问生理系行政人员孙东的任职情况,信被转给孙东本人,孙博士给笔者回
了一信问有什么事。笔者请教孙东博士在徐医的兼职以及带研究生的情况,迄今
已逾四十八小时仍无回音。

  不过孙博士信的落款title已是副教授,但并没有徐医的title在列。

  鉴于此,几乎可以肯定孙东博士就是纽约医学院full-time的在职教员,徐
医把孙博士作为“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填在申
博材料上是没有道理的。

  检索孙博士的论文发表记录,发现不少文章是与徐医同一研究方向的闫长栋
教授合作的,如下:

  Chronic high blood flow potentiates shear stress-induced release 
of NO in arteries of aged rats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7, 
293: H3105-10 

  闫长栋第一作者,孙东通讯作者(两人均标为第一单位纽医,第二单位徐医)

  Aging enhances pressure-induced arterial superoxide formation.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7, 293: H1344-50 

  闫长栋第二作者,孙东通讯作者(闫只标了徐医,孙只标了纽医)

  COX-2 contributes to the maintenance of flow-induced dilation in 
arterioles of eNOS-knockout mice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6, 
291: H1429-35 

  孙东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闫长栋第三作者,(两人均只标了一个单位纽医,
未标徐医),第二作者Hong Liu仅标了徐医(此文在申博表中(第72页)被标为
闫长栋是第二作者,这种小的弄虚作假就先不管了)。

  Increased superoxide leads to decreased flow-induced dilation in 
resistance arteries of Mn-SOD-deficient mice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5, 288: H2225-31 

  闫长栋第一作者,孙东通讯作者(两人均只标了一个单位纽医,未标徐医)

  可见徐医最多是一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孙东的主要身份只在纽医。

  而有孙东署名但其不是通讯作者的文章,就更没徐医什么事比如:

  Contribution of 20-HETE to Augmented Myogenic Constriction in 
Coronary Arteries of Endothelial NO Synthase Knockout Mice  2005  
Hypertension. 46:607. (孙东第二作者,闫长栋第三作者,未见徐医大名出现)

  Role of nitric oxide in the coupling of 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 and coronary vascular dynamics during pregnancy in the dog.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7 Oct;293(4):H2479-86 (孙东第三
作者,未见徐医大名出现)

  从上述文章的发表时间看,孙东可能于2007年开始在徐医兼职,具体什么性
质的兼职外人不得而知。但作为纽医的全职教员,如何(曾)指导一个毕业,两
个在读的三名徐医的研究生?三名学生姓甚名谁,课题为何,已毕业的论文是什
么题目?另外也不知道孙博士的徐医“教授”职称是从何而来?荣誉的?特聘的?
或者竟然是“全职”的?不过笔者相信这个表并非孙博士所填,否则应不会弄错
博士毕业的时间(或者是纽医搞错?这机率比较小吧)。

  徐医如果认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把全职在纽医的孙东博士作为“生物学主要
研究方向及其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填在申博材料表中,就请正面回应本
人的质疑,否则应承认错误。请自重作为具“准博士点”的高等院校,应严格要
求自己,别干这种“闷声大发财”的事。

  附:徐医“孙东”姓名考

  与徐医有关的孙东至少有三名,所以有必要考证一番。

  有一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名下的孙东,在申博表上第79页。但其出生
年份为1973年,与纽医的孙东明显不符。

  还有一个临床学院的孙东博士,
  http://www.xzmc.edu.cn/activ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095

  但这个孙东应该是临床医生,也与纽医的孙东情况不符。

  最有力的证据表明“基础医学”名下“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学术带头人、
主要学术骨干”的孙东就是纽医的孙东的,是闫长栋的名字就出现在申博材料孙
东的名字上面,属于同一研究方向,所以,申博材料上67页的孙东,就是指纽医
的孙东无疑。

(XYS20090326)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